[預苦期]第二日

開始一段旅程,總帶著期望、希冀,望著終點,也期待旅程所發生的事。
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,約書記帶他們進入迦南地,目的地不是很遠,但旅程卻很長。這四十年,以色列人由奴隸變成神國子民,由難民變成軍隊;這四十天,我們又期待上主在我們身上有甚麼工作?
#預苦期默想
#憑祢意行
#lentday2

[預苦期操練]第一日


預苦期第一天 聖灰日
聖灰日是記念我們自己是受造之物,讓我們知道,我們來自塵土,仍要歸回塵土。
在兩極化的社會中,我們很容易自己歸邊,判定別人歸邊。但聖灰日提醒我們,我們是被造的,也是屬主的,謙卑回歸上主,也是我們這四十天所做的。如布魯格曼所言,「尋找、求告、離棄、歸向,都是很切合預苦期的字眼。」就讓我們開始這回歸上主的第一步。
#預苦期默想
#憑祢意行
#lentday1

回顧2017

回顧2017,感恩有不少的人在今年與我一同渡過。片中有沒有都不要緊,因為都係將手機及相內的影片放在一起。其實最重要是你的的確確在我生命中出現,那怕是一餐飯,一次聚會,一次傾談,一次在球場上吹水,小息的一句問候….生命就彼此激盪,彼此豐富。所以讓我在此感謝大家在這一年的關顧。

救救小企鵝

數年前有一隻來自南極的小皇帝企鵝,在大海覓食期間「迷路」,牠由南極游過3200公里的海域,最後就游到紐西蘭,起初小企鵝表現得十分健康,更吸引許多人的注目,但新西蘭政府按照「大自然的定律」,不插手把小企鵝送回家或有任何救助的工作,有關當局人員更相信小企鵝有「歸巢本能」,能自行回到大海找到回家的路。
閱讀全文〈救救小企鵝〉

讀書多身體疲倦

null

傳道書中有這樣的一句:「著書多沒有窮盡,讀書多身體疲倦」(傳一二:12)這一句常常筆者在初信時作為溫習中要休息一會的借口,不過其實傳道書的作者是以一個正面積極的態度來分享的。在現今的世代中,我們也許很少會有「讀書多」的情況,發生得最多的就是「打機多眼晴疲倦」、「用電腦多雙手疲倦」,這世代要人自願去拿起一本去讀也不多,更何況是「讀書多」?

請大家想想,最近你讀過哪一本書對你的屬靈生命有著很大的幫助?你讀這本書相距現在有多久?一個月?三個月?或是一年?
閱讀全文〈讀書多身體疲倦〉

「在曠野中」

很快又要告別中六的學生,實在為他們的前路祝福及祈禱,願神賜福。

站在他們當中,雖然未必能與他們每一位都相熟,也未必常常都能與他們一起,但也感謝主在他們六年中學的生涯,自己也有份在其中,偶意的一句,一同的參與營會,聆聽他們,一起禱告,就是與他們同行,同走這人生其中一段路程。
閱讀全文〈「在曠野中」〉